儿子十一岁,小学五年级,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以“赢在起跑在线”的名义,让孩子上过任何一个所谓的“特长班”,“素质班”。
知道有读经班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最初,大不以为然,觉得诗书纵然有益,但孩子跟着自己在家读也未尝不可,没必要增加孩子不必要的负担——虽然迄今为止,儿子连我在他三岁时给他买的《三字经》也没有完全背下来,但那些故事他已耳熟能详,那些道理他亦能津津乐道,这已经足够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让孩子跟班读的原因,是因为每周还有一节毛笔字课,儿子越大,字越写的歪歪拧拧,不成章法,让我大伤脑筋,学毛笔字,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助于孩子把硬笔字 的间架结构写好,何乐而不为呢?
没想到这个义务的读经班的规矩非常的严格,对家长的要求比孩子还高,什么心得体会啊,每周的家长会啊,令人望而却步。和我一样报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入班的家长们,有的坚定了信心,为了孩子的未来,自己多付出一些不算什么,也有很大一部分,知难而退了。
我从来就不主张为孩子“付出”的论调,孩子的人生无法替代我们的人生。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儿子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在语文老师**的督促下都没有能熟练背诵《三字经》,而背完《弟子规》却只用了十几个课时的时间。
到了读经的日子,读经就是第一要事,所有的安排都可以提前或延后。唯有如此,才能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成效。
做任何事情都贵在持之以恒,读书亦如是为了能和儿子一起坚持,我自告奋勇的做了读经班的老师。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