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生(高雄市谦君读经学园负责人)
二00二年七月某日,火车渐渐离开中坜车站了,望着身边兴奋不已的恩恩,心头滋味五味杂陈。鼻头不听使唤的一阵酸楚,这个活蹦乱跳的千禧宝宝浑然不知妈妈已悄悄的下车了。他将只身随着凤阿姨,为寻找一个治疗语障的希望,而迈向一个全然不熟悉的新环境呢!
恩恩的母亲在出生一百天,失去了父亲;整整四十个年头过去了,意外的在母亲辞世的第三年,无厘头的怀孕了。她坚称是母亲在冥冥中的安排,全然听不进兄姊的劝阻,非要以高龄产妇的身份生下恩恩。更意外的是最后一次产检,医生宣布有「婴儿脐带绕颈」现象,必须立即剖腹。在千辛万苦中,二000年的头一天凌晨,终于诞生了恩恩。
一路成长,似乎也没有什么异状。直至一岁半后,孩子发出的声音,却是大家从未听过的奇怪音调。恩恩教读经的凤阿姨,略涉医学,开始查询各种文鉴,请教熟识的医生,查出他的音质属于「哑音」的可能性最高,──即:没有「扬」「挫」音,平音的部分也呈现单一的音种。凤阿姨开始怀疑是否是因为他的脑部曾受到伤害,急劝小妹赶快处理尽早治疗。恩爸爸不相信儿子会有缺陷,长庚、台大到处去评鉴,也去做复健科治疗。医生、复健师都无法给正确的结论,始终含糊其辞,言人人殊,就这样每周三、四次的复健、门诊,一月复一年的拖着走。得到的答案不是「心智未开,等等看吧」,就是「可能是先天性的脑部伤害,需去看另外的复健科」。孩子日渐长大,语言没进步,脾气却大了许多,亲友之间,不时传来恩恩摔东西、撞墙的消息。转眼间恩恩已快满三周岁了。小妹终于着急了;在恩爸爸一次国外出差时,下定决心的将恩恩送上了火车,让他展开这段无可奈何又寄予些许期盼的学习之旅。
恩恩即将展开的学程,应是所有特教专家所未尝试的,当然也是凤阿姨的「学园」老师从未体验过的。他这样的来到高雄时,只有两岁七个月,是一个蒙懂不知,连生活需求表达都不完整的孩子,就在凤阿姨的「学园」里住下来。白天,老师让他和别的学生一起上课──读经。不管他是否张口发声,只是让他听、听,整天不断的听。学生下课了,凤阿姨有了空,才一对一的一个字、一个字教他。慢慢的,他能发出单音──「猫!」「花!」,但还没有成句。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