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让我们全家受益。
我先生和我都四十多岁了,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们小时候除在中小学课本里读到一些唐诗、宋词和古文外,很少接触传统文化经典。虽然我们俩都上到硕士研究生毕业,但觉得肚子里空空的,缺乏文化底蕴,工作中常常感觉力不从心。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有幸看了台湾王财贵教授关于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理念光盘,顿开茅塞,原来高深的古代经典可以很简单地读和教。于是就买了教材一边自学一边教九岁的儿子。从那时起,经典成为我们一家人共读的内容,是我们天天不能缺少的精神食粮。读经典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
先说说我儿子吧。
儿子刚开始读经典的时候,觉得很好玩,几天就把《论语》中“学而第一”整篇会背诵了。但时间久了,他的兴趣逐渐减少,还由于学校作业多,在家不做作业的时间很有限,很难长期坚持读这些好书。读经典几乎停了下来了。
眼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这么好的书不能读,我们当家长的非常心焦着急,经过反复思考,我们决定自己办一个传统文化学堂,让儿子停学读经典。2005年8月底,我们在北京昌平区一个农家院里,因陋就简,建立了一个读经学堂。老师基本上是我先生一个人,还有一个懂数理化的女老师,她每周去教两天。
最初,我儿子加上亲戚朋友的孩子共六个学生,年龄最小的七岁,最大的是个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十五岁。我们的课程设置很简单,每天安排四个小时的中文读经典时间,一个小时的英文读经典时间,一个小时的科学学习时间,其它时间是体育运动与自由阅读。中文读的是《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中学生必背古诗文》等,也背《三字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童蒙读物。英文是听、读、背《仲夏夜之梦》的原文。科学学习是每人自学科学方面的内容,可以学习中小学数、理、化教材,也可以阅读趣味性的科普读物。有问题问老师,老师不安排进度,不留作业,学生完全随意学习。在自习与一些安静的学习时段,我们都播放一些沉静安祥的中外古典音乐作背景。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