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一时期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老师对自己的体罚,易给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12岁以后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这时体罚孩子,孩子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
打完孩子后父母都会后悔
而后,记者就体罚孩子的问题随机采访了5位父母,而这5位父母都有过体罚孩子的经历。“我到不是真打,但是有时候不打不听话。 ”市民王先生谈到体罚孩子的话题时说,有时孩子不听话,就得动手,但吓唬的成分居多,主要就是想让孩子有个深刻的印象。
另一位市民王女士说,和孩子一起要多沟通,但孩子如果实在太过分,就会打一下手心或骂一句。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打孩子也与“成才”有一定的关系。即所谓的望子成龙,家长“打孩子”是急切盼孩子成长的一种心态。不过,大部分父母打了孩子后都会后悔。
认同和鼓励孩子更重要
傅莫贻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孩子与孩子之间势必存在差异,成人尽量不要按照某个所谓的好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即使对比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上进心。
家长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孩子的优点,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稍有进步马上表扬,让他们进步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要自己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体罚孩子,因为认同和鼓励更重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