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昆今年13岁,上初二了,由于自己长期出差,多数由母亲照顾。儿子深得妻子和爷爷奶奶的疼爱,平时上网、花钱之类的“陋习”,只是被家长念叨一下,他也就少少地收敛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真正把心放在学习上。近期的一次小测验,小昆成绩下降得厉害,有两门不及格,张先生出差回来,十分劳累,看到儿子对于自己考试不及格的现实,表现出无关紧要的态度,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猛然爆发,厉声责骂后,还动了巴掌。
从此以后,小昆再也不和爸爸说话了,一次,在小昆的日记里,发现他写下了这样的话:“爸爸出差了,万岁!最好永远都不要回来了,耶!”
专家观点
化仇为爱,重建亲子关系
“我这是为他好,我才这样管他,他真的一点也不懂吗?”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的仇视,往往很心伤。孩子是真的不懂家长“暴力”语言和方式所带来的爱。
父母们要注意了,当严厉教育下,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叛逆不羁,不愿说话,甚至仇视父母,家长值得警惕。因为十多岁的孩子最容易出现“仇亲期”,而对孩子这种特殊的心理时期,多数家长却浑然不知,只是一味对不听话孩子进行责备和打骂,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据了解,不少处在仇亲期的孩子,因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及时疏导与感化,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
那么如何与仇亲期孩子化解仇恨呢?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需要家长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交流,且沟通时候要讲究方法。
父母应注意要尊重孩子,卸下长辈的居高临下的姿态,耐心听完孩子的意见,试图站在孩子角度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