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学大师,一般是主张国学教育的,或去演讲的地方是偏向办国学的,或所遇到的向他们请教的家长老师是教国学的,所以一定会感觉到老师家长的素质比对起国学教育的目标,其差距太大了,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简直是缘木求鱼,且有后灾,那可真是令人大大烦恼的。
但如果是只读经,则家长老师当下的素质,即与其教育目标相符--家长老师都很谦虚,都自知是无学无德之人,故不敢说自己要来传学问示德行,乃只是孜孜于将古圣先贤豪杰俊秀的典籍佳篇传接下去,左手拿来经典原文,右手原件转交给下一下,即完成其万世圣圣相传之任务,何等简易,故若真老实大量教读经,愈教愈轻松,愈教愈愉快!而我相信人性本善,天下没有不思长进的人,本来没有素质的这些家长老师们,因为孩子读经,他们也多少读一些,至少也侧闻一些,在经典长期的熏陶下,素质也愈来愈高起来--这不只是意测,也已日渐证实。
一般国学大师,一般很热心教育的人,若不很明白读经理论和实务,未清楚思考过教育与时代的复杂问题,一马平川的想教育就该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完美呀!几乎都会如此担心,如前些年我遇到钱逊教授。提出教材要精选,教法要深入人心,教师要先培训出足以胜任此大业的一个大团队等等。我说,等到那时,中华民族都在哪里了,谁还来教读经?
观此,则我最初的判断是不错的,所举这些担忧都是教国学者的毛病--也只有教国学的人才会有这些毛病。
所以教读经吧!老实教孩子读经吧!教孩子老实读经吧!家长和老师自己也老实读经吧!国学大师们,也倡导老实读经吧!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这个这样的时代里,不要有太多的妄想。孟子说:养生送死而恐不暇,奚暇治礼义哉?文化断丧百年,今天才有一点苖头,连一点底子都还没打定,就烦恼孩子不懂这个,没学那个,哪里又没学好规矩了,哪里又不像个圣贤样了。。。。并且担忧老师和家长都还没培训好,不有一批坚强如圣人的队伍,怎可轻易教孩子,传国学?--这些太多的要求,其实是不如理,不应机,不踏实的,都是虚妄!不仅因为其期待不可能达成而虚妄,乃至于这些想法传播出去了,会让人不能明辨国学教育与读经教育的分别的人,感觉原来读经是一场儿戏,将障碍许多老师和家长不愿或不敢给孩子读经,则障人智慧之罪上达于天,下入于地,永不可赎。故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