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朱自强强调,经典的判定其实也会因人而异。对孩子来说,也有可能在广泛的阅读中发现他们的经典。这确实需要成人要有足够的智慧、轻松的心态,以及包容的胸怀来面对。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评判儿童读物是否经典时,不能站在成人的立场上。“比如给幼儿的儿歌、图画书和故事,包括儿童文学,在我们成人眼里看起来似乎很浅显轻松,在孩子眼里,他们会从这些作品里发现足够的价值。”
所以,如果成人说孩子的阅读不够经典的时候,可能恰恰是我们没有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经典。所以,在判断经典的问题上,我们要有一种广阔的胸怀——对于儿童读物的评判者而言,要站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和文学审美的特点上说话。
如果成人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元的阅读环境,也把不同类型的艺术品都放在孩子身边,介绍给他,但孩子就是只喜欢读《奥特曼》,“那么,这种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个性的孩子,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他过分担忧。在孩子成长的事实中,我们确实看到一些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强烈的兴趣,在某一方面充分发展,也会成材。”朱自强说。
图画书不是全部 儿童文学也不是全部
有意思的是,在图画书阅读推广升温的当下,此次论坛的主题定为“文字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
“图画书在中国的出版已经越来越丰富了,图画书也进入到很多已经开展儿童阅读的学校和幼儿园的课堂里。有很多关注童年阅读的成年人和老师们,他们简直就以为图画书就是儿童文学。”梅子涵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