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关于早期阅读重要性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早期阅读已提前至零岁开始,0-3岁是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孩子潜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刚出生的宝宝,听不懂书的“内容”,参不透书里到底讲的是什么。可是这个时候读书给他听,却不是在浪费时间,宝宝有着不可低估的吸收性心智,他接受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今后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教材;而且,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好的图书内容再配上生动有趣的图片,对宝宝品德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丰富的语言对宝宝的感官发展也有良好的剌激作用。所以让小宝宝看书,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将成为他终身学习的基础。
“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关于阅读环境 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Horace Mann)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塑造阅读的环境,在家中(如书房、客厅、浴室等)随处可拿到书,随处可看到书,让宝宝习惯与书为伴,让书成为宝宝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这方面,爸爸妈妈更应该身体力行,做孩子的榜样。
“母亲温柔的读词声是自己的童年音乐”——关于亲子阅读
0-3岁的阅读主要表现为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不仅是让宝宝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且也是一种亲子间的情感满足。
以培养出天才女孩而知名的斯特娜夫人,在女儿刚满月时就给她朗读文学作品。她认为孩子的感觉器官需要接受种种剌激,特别需要语言的剌激。同时她也认为,这语言应该是语音纯正,语句完整、规范、漂亮的,而语句完整、规范,这正是书面语言的特点。这就是说,需要的不是一般的跟孩子“说话”,而是要给孩子读书,让她接受优美语言的刺激。
郭沫若两三岁时,母亲常给他读唐诗。他说:“我之所以倾向于诗歌和文艺,首先给予我以决定性影响的就是我的母亲。”巴金说,他童年时母亲温柔的读词声是自己童年时的音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