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婴儿刚出生的那一瞬间开始,一场斗争就拉开了序幕。母亲竭力奋战将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而外部世界则竭尽全力使孩子与母亲分开。 这绝对是一个错误,因为只有母亲才是自己孩子的最好的教师。 这场斗争在医院里便开始了。好心的医务人员们经常突然将婴儿从母亲身边抱走,把他送到一个远离母亲的哺乳室去。接下来的是各种专家们,他们坚决认为把一个两岁的孩子送到幼儿园里要比让他在家里跟妈妈在一起好得多。接踵而至的是学校制度,孩子要在学校里度过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直到十八岁。教育家们现在甚至说,他们希望孩子从五岁、四岁,甚至三岁就开始上学。 社会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试图使母亲和孩子分离。而多数人却认为这些侵犯母亲权力的做法属于正常,似乎这样做是天经地义、自古皆然的。 然而,对母亲和婴儿而言,医院的哺乳室、幼儿园,甚至义务教育制度都并非自古有之。这些花样翻新的概念与人类的古老传统水火不容:孩子本应在母亲身边成长,一直到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发育成熟、有能力自我生存的时候为止。 与这些现代社会的模式相反,所有的母亲仅凭直觉就都知道,生命中的头六年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在这一点上,母亲们是绝对正确的。 大多数的母亲还知道,对于她们孩子的一生来说,生命的最初几个月至关重要。 母亲们又对了。 婴儿与生俱来的巨大潜力不可限量。 如果婴儿真的仅仅需要被喂喂奶、换换尿片、抱一抱就够了的话,那我们就应该可以放心地把许多婴儿集中在一起,放放养一群小羊,只要有一个人看管着就行了。事实上,苏联曾经开创并实施过这种育儿模式。 但是婴儿不是小羊。他们确实有生理上和感情上的需要,但是婴儿同时还有更深一层的需要,即大脑神经发育的需要。脑神经发育的需要就是大脑对于提供刺激的机会的需要。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