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先后有两种不同的趋势。起初是扩展的趋势,就是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音,3~6岁的幼儿正处于这种阶段,在此以后,学习语言的趋势逐渐趋向收缩。专家指出:‘3~6岁内的儿童,相当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语言的发音。可以说幼儿在学习外来语上有比较好的先天条件,孩子们很容易接受新的单词。但是幼儿也有其特定的年龄特点,注意力时间短、喜欢重复、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等,于是我结合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英语活动。例如:在第一次的英语活动中,我将ant(蚂蚁) 和A作为我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的触觉(摸)、嗅觉(闻)、味觉(尝)等多感官参与学习,并让每个孩子上来做“送ant 宝宝回家”的游戏,使每个孩子都能练习和重复ant这个单词的发音,我也能为他们个别纠正发音。最后结合短小易学的儿歌(crawl like Abby, on the floor, up the wall)一方面是幼儿熟悉ant 的发音,另一方面把ant的特点也感知了一次。一次活动下来,孩子们兴趣很高,而且很轻松的就把ant这个单词学会、记牢了。
一、童谣的妙用
首先,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极富特色的韵诗、歌谣及儿歌,旋律好听、简单易学,既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又能配合儿童的喜好。用一种有节奏的方式来呈现语言,更增加它的多样化和新鲜感,带给孩子一种活泼欢快的语言接受环境。 其次,因为歌曲童谣大都可以配合手指及肢体动作,不但增加趣味性,同时也符合孩子好动及爱玩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这些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对语言学习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孩子在学习bird(小鸟)时,边学小鸟飞边念儿歌“bird,bird飞飞”, 学习elephant (大象)时,边学大象走边念儿歌 “elephant,elephant走走”。 动作歌谣如下: Sometimes I am big,(站起来,并将小手张开,做个大大形状) Sometimes I am small.蹲下来,收缩肢体) Sometimes I am very tall,(站起来踮起脚尖,更用力的将肢体向上伸展) 』 Sometimes I am very small.蹲下来,并尽可能的将肢体缩的很小) I am tall nowsmall now.站起来,蹲下) Now I am a tiny ball.(蹲下双手抱膝,将身体卷成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