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小时20分钟,昨天晚上在东尊华美达,数百泰安市民上了一堂古代文化、古典指挥和当代教育课。讲课的不是泰安的某某老师,而是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
于丹此次来到泰安是参加智者先行——2010奥迪东部区名人大讲堂活动。得知于丹要来,很多人早早地赶到了酒店等待这场文化的洗礼和道德教育。于丹关于《论语》、孔子、庄子、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文化的研究堪称经典,这位文化大师的口中也时常说出一句句堪称至理名言的话语。从登泰山的感受,到古人智慧在现代的作用,再到孔子的“仁”该怎样解释和操作,句句话、个个小故事都发人深省。然而昨天,最让在场听讲市民受到震撼的却是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一段阐述。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小同学提出的问题。这位小同学问,于丹阿姨,您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会背多少首唐诗?读了多少名著?”手握着一张纸条,于丹说。
以下的这句回答让现场不少已是家长的听众为之吃惊。于丹说:“我也要坦率地告诉大家,我现在也背不下来《论语》,我现在也背不下来《离骚》。家长也没有要我这样背过。我觉得用这样的态度来学习才不会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于丹说,今天孩子们的学前教育比我小时候不知道要提前了多少。背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
于丹说,自己小时候接触《论语》也是听大人们聊天。“小时候我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去参加朋友们的聚会。聚会时爸爸看着很多朋友问我,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天这么多人你看看这里面哪位是老师?”于丹说,“我觉得这位阿姨对我很好很照顾,我觉得这是老师,那位叔叔说话声音大还随地吐痰,他不是老师。我爸爸说,这位阿姨挺好,你觉得是老师,这是见贤思齐,这位叔叔不好,你觉得不是老师,这是见不贤则自省。君子慎独,一个人最难做的是独处的时候。”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