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猜测后果(4~7岁)
这也是一种反向想象法。句式是:“如果……就……”前半部分是讲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事,后半部分说出尽可能多的后果。这还可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天天不上学,那就……”“如果我被反锁在房间,我就……”“如果我做错了事,那就……”更多的还有:如果小偷进了我们家;如果停电一个星期,如果学生都不上课、大人都不上班……
NO3:美好的想象(6~7岁)
父母就一问题问孩子“为什么”,并告诉孩子这是想象游戏。回答时不要求做科学性的回答,而是像编故事一样做美好而有趣的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形象思维训练。可用“可能”来开头,比如:“月亮为什么在天上呢?”答:“可能想站得高一点儿,看全世界的人在做什么吧!”“可能嫌地球太吵闹,它想一个人住在天上安静吧!”“可能它想让大家天天都能看到它,每年都有人想念它吧!”嫦娥奔月不就是人们通过美好的想象编出来的流芳千古的故事吗?如果孩子能做类似的回答,那么孩子在写作文时一定能增添文采。
【举一反三】分析想象问题的利与弊,也是让孩子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某种情境去体验,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想一想,你还能为孩子提出哪些问题?
◎需不需要让妈妈为你检查作业?要,为什么要?不要,为什么不要?
◎每周给你一定的零花钱好不好呢?说说好和不好的理由。
◎妈妈如果每天不上班,天天在家陪着你,好不好呢?好,怎么好呢?不好,怎么不好呢?
◎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好不好?说说好和不好的理由。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