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课程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何种教法、师资队伍应该如何建设,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全国各地的小学国学教师。2010年12月16至17日,由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共同举办的“2010育灵童第二届‘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教学实施培训会议”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领导、小学校长、教学主任及一线骨干教师共三百余人会聚一堂,共商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实施大计。
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原国家督学李蒙恩先生,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本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冷成金教授,育灵童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李灵玲女士,国家985工程项目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陈中伟博士,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旨在解决全国各地小学在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经过两天的培训和研讨,与会者在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理念、教材选择、教学教法、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共识。
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理念是课程实施的基础,也是教师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开幕式上,李蒙恩先生指出,国学是民族血脉凝注成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可以养心,而且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国学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孩子们才能实现真实的成长。他还勉励大家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创新,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坚持走下去。
王本陆教授指出,提高国学经典教育的教育效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和提升;不仅要加强小学生的阅读量,教师也要钻研经典提高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学经典教育的展开。
在谈到《论语》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时,冷成金教授指出,《论语》与国人生活及现代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他说,人不是生来就爱学习,但却必须学习;人不是生来就是孝的,但却必须是孝的;人不是生来就是善的,但却必须是善的。读懂《论语》,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境界高尚的人。他幽默风趣的语言、独树一帜的视角、鞭辟入里的分析赢得了参会老师的阵阵掌声。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