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国际“拒绝体罚日”,对于这个节日可能很多市民还是头一次听说。记者咨询市社区卫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医师后了解到,这个节日的主题是提倡“拒绝体罚儿童”,希望家长转变教育孩子的方式,多鼓励、少责骂。
受体罚孩子易出现心理问题
心理医师傅寒表示,心理健康中心成立近两年来,已经接到有关“体罚孩子”这个话题的案例近30件,其中有5件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这些案例显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抬手就打,由此一来,孩子为了避免挨打就开始学着说谎,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懦弱。经常挨打的孩子对家长会有恐惧感,从而变得懦弱、自卑。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开始孤僻。
逆反。经常挨打的孩子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有的孩子会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容易形成逆反的心理。
孩子6岁以后应尽量少体罚
市社区卫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医师傅莫贻对记者说,在心理学界内部普遍认为,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
因为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孩子消极、自卑的人格。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