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送儿子去学围棋,教围棋的老师是三个年轻的男老师。和幼儿园的女老师风格似有不同,孩子们喜欢他们喜欢得有些特别。我一直搞不懂其中的原因。有一天,我似乎懂了。
我很少在家,这天,我有幸去接儿子。我们和老师再见,下楼。忽然儿子想起什么似的,说:“妈妈,你等我一下。”转身跑上楼,拿了他的书包(里面是围棋记录本,平时是不拿回家的)。一到家,儿子就迫不及待地从包里拿出一支铅笔。
“妈妈,我得奖了。”
“为什么?”
“下棋呀!赢了的得两支,输了的得一支。”
“……”我愕然。尤其看到儿子满脸幸福地收好他的铅笔,我满脑子的不懂化为对三位年轻老师的敬佩!
一支铅笔,奖励的对象是明天的胜者!一支铅笔,是给今天的竞争者一个进步的起点!一支铅笔,把比赛对败者的否定清理得不留痕迹,却把老师传递过来的信任表达得实实在在!
一个孩子的父母这样说:我送孩子学围棋的目的不在围棋,而是培养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我听这样的词就觉得可笑。然而,细细品位,这位父母的话反映了所有父母共同的担心。现在孩子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学习承受“失败”,远离“骄傲”。而孩子的围棋老师却用简单的方法把“胜利”和“失败”放在同一个领奖台上。孩子们感受的不是骄傲和气馁,而是继续前进的平常心。犹如在孩子行进的路上,亮上一盏盏灯。每个孩子,前面的,亦或是后面的都清晰的看到前面的光。没有孩子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赶到前面去,反之,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因为有他们所爱的老师的奖励为证!一支铅笔,给孩子信任和自信。
三位年轻老师的教育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走向胜利的平常心。而这种平常心,就是我们成人都是很难建立的。无论我们多么深谙其中的道理,但我们好胜!好胜是对的,但我们不敢面对失败,因为我们太知道失败!太惧怕失败!而现实生活中,失败则处处有之。如果生活是一首歌,那么失败当是其中的低婉的旋律,和高亢的嘹亮一样,是美丽的一部分。然而道理不是教出来的,是熏陶使之然,犹如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的孩子从小需要呼吸这样的空气。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