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后也要识字,现在识字是不是多余呢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他们觉得与其让孩子在幼儿时期花费大量时间识字,不如让他快快乐乐的玩,等上了小学再识字也不晚。
其实,家长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小学生识字和婴幼儿识字的不同特点缺乏一定的了解。第一,识字教学的性质和目的不同。小学生识字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有指标和进度要求,带有强制性;而婴幼儿识字是儿童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生活游戏的一部分,没有计划和进度,以培养识字阅读兴趣为目的。第二,识字教学的要求不同。小学生识字要达到“四会”同步,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书写或默写;而婴幼儿识字根本不要求“四会”同步,“一会”也可,“两会”也行,对词义不作过多的解释,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慢慢领悟,更不要求书写。可以说,婴幼儿识字是为孩子上小学做好了前期准备,减轻了小学生识字的负担,为孩子向字、词、句的纵身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阅读能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试想:假如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没有识字,上小学后,当他正在努力地完成“四会”同步的学习任务时,那些已在幼儿时期识了字的孩子不但能轻轻松松地完成后“两会”的任务,而且还能抽出大量时间快快乐乐地看他喜欢的书籍。两相比较,谁的优势更大呢?因此,婴幼儿识字不是多余的事,而是为后续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