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父母必读:儿童感统训练知识大全》本文将系统介绍儿童感统训练知识,包括具体表现、训练原则、感统失调原因、感统失调表现以及危害、感统训练的目标以及方法等,希望对家长给予帮助和指引。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感统的确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其实,早在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Dr.J.Ayres(爱尔丝博士)就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其代表作为《感觉统合失常学》。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有效地利用自身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的过程。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 虽然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 重心不稳,容易跌倒或撞墙 * 咬手指或无法戒奶嘴 * 动作笨拙,难以完成像折纸和使用剪刀等精细操作 *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 任性,脾气暴躁 *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迟缓 * 粘人、爱哭、怕生 * 对高度缺乏危险意识,痛觉不敏感 * 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 * 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 * 讨厌被触摸,容易吵架等等。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