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家庭教育,如同认真兴办一项事业,要付出劳动。不付出代价(智慧、精力、时间、机会、财富),就想得到好结果,这是一点不可能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蓝”更为重要,是各种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马弘毅语 按语:北京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5级特长生马宇歌,和天下一切幸福的孩子一样,有位非常挚爱她的父亲;更为幸运的是这位父亲极其开明,在素质教育方面十分执著,特别富有胆识和创见。大家公认,他是孩子儿童少年时代真正的伯乐。历年小宇歌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并且飞向了海外。搜索“馬宇歌”,互联网海内外有关新闻、网页和评论成千上万。上期《素质教育是中药系列》之一,我们“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简称“K12”,网址:www.k12.com.cn)对之做了综合回顾,受到读者广泛关注。网友们评论:马宇歌的成长经历,说明素质教育真的很重要;这一实例,也终于使我们看到了家庭素质教育的存在和希望!为帮读者进一步了解详情,k12教育网倪编辑电话采访了宇歌的父亲马弘毅先生。 k12记者:马先生,我们注意到您很早并一直热衷于素质教育,您有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素质教育是中药”。此句话一出,教育界反响热烈。那么您能具体谈谈,素质教育和非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到底怎么区分——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人素质高,什么样的人您认为素质低呢? 马先生:素质是人的综合表现,其中主要指能力。你让我具体说说,那我就打个比方吧——现在有事,派了看似条件一样的两个去打电话找人。某甲回来说:打了 ,对方不在;某乙不然,想方设法联系到了要找的人。此事看似多么平常、多么简单,但已明摆透出二者孰优孰劣!类似这样的事,再多进行几次尝试,那个素质差或叫缺乏素质教育的,就会彻底显现出来了。通过实践检验,最能认定一个人的素质到底如何了。培养高素质的人,就是培养有用的人!这个“有用”,首先是指他(她)对自己,自主有用。素质教育出来亦或真正高素质培养出来的人,其最大特点,一是有头脑,会思考,办法多;二是悟性高,有责任心,具备达到预期努力目标的相当优等的意志品质。素质高,活得爽,受欢迎;素质差,可能连他(她)自己都不满意自己。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